致那位毕业了却还没融入的伯克利学生的妈妈 —让我来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
这些天,一篇伯克利妈妈的文章刷爆微信圈。文章的标题震耳发聩,妈妈的自我反省也言辞恳切,很接地气。但读完全文,我认为这位妈妈并没有找到她自己问题的真正所在。考虑到此文流传之广,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写点文字来剖析一下这个典型案例。
教训一:聪明的妈妈应该学会在孩子面前收纳自己的锋芒。
在自然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茂盛的大树底下,小树难以成长。在家庭教育领域有一个类似的定律:强势的母亲往往会有一个不强势的儿子。原文主题虽然是反思,但妈妈的霸气依然可以从片言只语中窥见一斑。例如,在对比孩子的申请过程和大学求学过程时,这位妈妈说:
“那么在留学前的学业和申请准备我觉得我是做得相当不错的,申请做得应该是相当优秀的,但出去以后的学习我觉得就完全处于一种失控状态”。这句话有几个问题。
首先,大学申请的主角应该是孩子,而非父母。而这位妈妈却说“我做得不错,申请做得相当优秀”。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越俎代庖。要知道,申请大学不光是为了获得大学的入学资格,也是孩子极好的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父母的过度参与只会剥夺孩子宝贵的锻炼成长的机会。一个连自己的申请都不能主导的伯克利学生,在学校里挣扎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在工作中,我经常看到很多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四处加群,多方打听求教。为了孩子一门选修课的选择,他们可以找到业内多个顾问进行咨询并进行交叉检验。为了比较学校的好坏,一些妈妈甚至学会了翻墙。这些过度的努力让人感觉这学仿佛是妈妈在上。应该说,这些做法给孩子带来了短期收益:他们给孩子找到了最好的老师,指导孩子选择了应该选择的选修课,给暑假的时间作出了合理的安排,但到头来他们失去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孩子的自主学习决策能力。处于妈妈卵翼之下,长期被告知应该做什么的孩子,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我决策能力,那么行而不远也是自然的了。
其次,“但出去以后的学习我觉得就完全处于一种失控状态“。这句话的信息量也很大。不经意之间,这位妈妈透露两层含义:1)他孩子在国内时一切都在她控制之内;2)这位妈妈认为孩子去伯克利留学后,还应该在她控制之内。我想请问这位妈妈,你对孩子的控制究竟要延续到什么时候呢?一个加州伯克利的学生,应该已经身处一个很高的平台,接受着全世界最先进和前卫的思想,我们又如何控制呢?最近听闻了几起90后离婚的案例,无一不是因为强势妈妈在其中搅局,不是婆婆嫌弃媳妇就是岳母嫌弃女婿。他们无法接受孩子已经长大成家的现实,对孩子自己的事情还处处强势干涉。这样的家庭是难有幸福的。
另外,这句话可能有第三层含义:这个儿子在上了学以后,脱离了强势妈妈的势力范围,可能的确“失控”了。而这失控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孩子平日里对妈妈的强势心生怨气但却无从发泄。而物理上的距离,正好给孩子提供了这么一个失控的空间。从孩子养了两只猫来排遣寂寞,我觉得情况就大抵如此。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在工作中曾经遇到过多位温婉贤慧的妈妈,睿智却又平和,他们的儿子即使读到了博士,还保持着和妈妈经常通信(没错,传统的书信)的习惯!这种母子心灵上的交流,控制欲强的妈妈又如何能做到?
聪明的妈妈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事情,小到为老师准备一个小礼物,其意义不仅仅是这件小事本身。更重要的是,一件件这些小事就构成了你孩子成长学习的环境。如果聪明的您事事都帮孩子做出了最佳的决定,那么孩子的能力如何锻炼成长?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妈妈,要懂得收纳自己的锋芒,要懂得呵护培养孩子的自我决断能力和自信心。
教训二: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找准自我定位。
这位妈妈在文章中说,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宽容地对待自己”,但文章中的她去鼓励孩子选择“排名第一的公立大学”,并且支持孩子参加MCAT(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医学院考试)考试报考医学院。坦率地说,在美国学临床医学,对于一个国际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英语非母语,且没有绿卡的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医学,几乎是一条不归路。关于这个技术问题,我们在此不做展开。
我想说的是,即使站在父母的角度,我们也需要接受这么一个事实:每个孩子的天赋有高低。很大的可能性是,我们的孩子不是最优秀的那一群,哪怕他们进了伯克利。从内心深处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而不是强求孩子达到我们期望的位置。执念之下,自然就没有机会欣赏生活。那些美丽的海岸线和北加州的蓝天白云草地自然就与他无关了。
从文章中有限的信息中,我大约可以看出,孩子的职业目标设定地过早了。首先我并没有看到孩子对医学的强烈兴趣,其次从学习能力上看,这孩子选择医学可能有些勉为其难。
美国大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孩子都可以不预设明确的专业,而是用一种探索性的态度去度过大学的四年。在伯克利的校园里,呼吸着硅谷的气息,和一群聪明的头脑脑力激荡,说不定会有其妙的发现。所以说,这位妈妈如果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设置太高的目标,那么这孩子在伯克利的几年也许可以过得完全不一样。至于她说的“最好能早定专业,对孩子未来发展会好一些”,我觉得更属于误导。根据我对中国学生的了解,绝大部分孩子在上大学之前对社会知之甚少,他们在大学之前,即便有了初步的兴趣,那也是建立在偶然的肤浅的接触之上,所以不必太早决定专业。至于部分有特长的学生,早在高中阶段就表现出了明显的特长和兴趣,那早定专业方向是正确的。
教训三:对大学教育的功能不作夸大的期望,要认识到大学教育几乎无法培养思维模式和重塑价值观。
这位妈妈感慨孩子在美国和中国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感慨孩子对美国的价值观没有整体性的认知,并暗示孩子的思维模式简单是因为阅读不够。应该说,这个反思的水平最高。我的确看到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来美国接受大学教育后思维模式并未经历重塑。这并非美国大学教育效力弱,而是以前的教育的刻痕实在是深。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来美国读书能融入美国的文化,能接纳美国的价值观,那么就不能指望大学教育能完成这个使命,甚至也不能指望孩子通过自我阅读能达成这个目标。在这个事情上,家长倒是需要更多的参与和引导。饭桌上,书房里,旅途中,处处都可以交流观点。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都是在这些点滴无形中逐渐确立的。
这位妈妈的其中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来美国留学,必须要了解美国的社会和价值观。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在美国呆很长的时间,也触及不到这个国家的灵魂,这样的留学体验,自然也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嚼之无味。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这么一段话,和各位妈妈共勉: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