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培养“重要的、可转移的能力“—兼谈在美华人为何比不过印度人

 周立伟 善恩英语 2018-02-18

坊间一直在争论:中国人在美国怎么就是弄不过印度人呢?例如,美国前3大(也是世界前3)高科技公司中,除了苹果CEO是美国人,市值第二的谷歌的CEO Sundar Pichai、市值第三微软的CEO Satya Nadella都是印度人,在金融领域,德意志银行的CEO,运通集团(Mastercard)CEO,花旗集团CEO也都是印度人。有皇冠上的钻石之美誉的哈佛商学院的院长NitinNohria也是第一代印度移民。在美国无论是商界、政界还是学界,印度人对华人都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探讨。因为中国人和印度人至少一样聪明,也很勤奋,在美国有庞大的移民群体,也都重视教育,为什么差距如此悬殊?


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都可以得到相当不错的答案。例如从文化的角度看,印度因为被殖民的经历导致和其文化和西方更接近;从经济的角度看,印度本国国内缺乏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量和机会导致印度精英都更死心塌地留在美国发展,这也是一个原因。然而,我今天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可转移能力。正是可转移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印度人和中国人在美国的职场上的距离。


所谓“可转移能力”,就是指那些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可以通用的能力和素质。例如,无论在任何一个文化里,勤奋都是一个有价值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但有些能力则是依附于特定的文化而存在,就算不上可转移能力。例如在我家乡,不少商人是靠陪领导打麻将输钱而获得领导的赏识并进而获得机会的。这样的能力显然是不可转移的。美国人不打麻将,而且政府以及政府官员的在经济运作中的作用要淡得多,所以政府公关能力基本上就不算一个可转移能力。


我们必须要承认,中国的教育作为中国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其培养的能力也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例如,无论在中文还是英文写作上,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背诵模板、避免写争议观点,并且不要多写。所以,在中国教育的常年塑造下,写作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失去了表达学生真实思想和观点的基本功能。这样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高分,显然不是什么可转移能力。另外,应试教育下的大量操练制造的“熟练”也不算可转移能力。至于泛政治化的历史、语文和思想品德课程则更是与可转移能力无关。所以,客观地说,中国教育培养的绝大部分能力,都不是可转移能力,也可以简单地认为“没用”。



反观印度。印度号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在制度和文化层面自然和西方更接近。关键是他们的教育保留了许多英式的元素,私立精英教育资源相当丰富。很多印度学生从小就学习演讲、辩论,加之他们的教育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所以印度学生在学校里接收到的“可转移能力”肯定是比中国学生多的。


我无意批评中国的教育。相反,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的确也培养了一大批适合中国国情的优秀人才。但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具有全球化生存和发展能力,那么就要检讨我们的教育以及教育观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时时问自己:我这样做,是不是在培养孩子的可转移能力?


例如,聘请孩子的任课老师作为孩子的私教,并让他把知识点掰碎嚼烂传授给学生,这算是培养孩子的“可转移能力”吗?显然不是。因为孩子虽然因此可能获得更高的考试成绩,但却失去了自己琢磨想明白的机会。这个世界上,除了在学校里可以请老师给你掰碎嚼烂喂给你,踏入社会的我们甚至没有太多机会获得同事甚至是朋友的反馈,一切都靠自己的悟性。那些习惯了“掰碎嚼烂喂养”的学生,怎么可能有“琢磨、反思并想明白”这个可转移能力?所以,应试教育下,很多行为不是在培养可转移能力,而是在扼杀。


在中国的国情下,我认为下述几项能力是我们教育欠缺的、但却极端重要的可转移能力。


首先就是阅读。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做阅读理解题,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和文化,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大脑保持一种“接受信息”的状态,从而保持我们思想的可塑性和好奇心钢铁侠Elson Musk、比尔盖茨、杰夫贝索斯等人都是狂热的阅读爱好者。这也是为什么善恩在力推“阅读”课程。没有什么比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更有价值的事情了。但遗憾的是,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阅读这种不见短期功效的事情往往是第一个被砍的。在此我希望各位读者应该有这么一个新年愿望:无论孩子今年有多忙,我都要陪他/她读完一本英文原版书。这里我给大家推荐比尔盖茨的读书博客:https://www.gatesnotes.com/Books#All,可以看看世界首富在阅读什么。


其次就是写作,写作的首要功效,不是去炫耀华丽的辞藻,制造磅礴的气势,而是把一个事情、一个观点或者一个逻辑说清楚我们的教育太缺乏这种训练了。荼毒之深,以至于很多人到了职场上都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正是基于这个想法,善恩才推出了一系列的英文写作课程。课程的设计思路都很简单:把意思说清楚。


最后我还想着重谈“自我学习能力”这个我认为最重要的可转移能力。Elon Musk说他造火箭的技术基本是靠自学得来的。虽说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造火箭,但在我们当下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下,没有自我学习能力,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好的发展机会。例如,如果你不能通过自学去弄明白区块链这个概念,自然也就无法把握这个造富的机会,不深刻理解人工智能,也无法判断未来的产业趋势。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投资人而言,快速的自我驱动式学习是一个核心的能力。当然,做一个流水线上的组装工人可能并不需要太多这样的能力,但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纯机械性、体力型的工作只会越来越少。最近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狂砍了近千名仓库员工,足以让人们感到寒意。


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在弥漫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社会里,考试成绩成了压倒一切的指标,高压式、紧逼式、掰碎嚼烂式的灌输教育大行其道。而孩子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消极被动被一点点扼杀的。


然而,即使应试教育不可避免,我们也可以用更优雅的身姿去应对考试。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同时,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到尽量的国际接轨。关键就看我们是否足够有心了。而善恩的在线视频课程,也就是希望在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的同事,也能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当然,国情使然,我们遇到的阻力是不小的。


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使用善恩地在线视频课程,我们即将推出“善恩云端私塾”这个产品。在这个“私塾”里,我们不仅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还将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个云端(远程)的导师。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将以培养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最核心的目标,并彻底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善恩知道,家长也应该同样明白,我们不可能教孩子们一辈子。现在他们学习的首要目标,不是掌握什么具体的知识和应付考试,而是学会学习。



往期精选

1

善恩新春致辞—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 

2

气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3

利用寒假好好“精读”一本书,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戳这里了解关于善恩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