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这个问题不解决,华人的家庭教育还要遭遇大麻烦

 周立伟 善恩英语 2018-10-19

2018年10月14日,来自全美各地的上千华人聚集于波士顿,抗议哈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歧视亚裔学生。这场运动可以说酝酿了几十年,淤积了几个时代的情绪,终于在美国联邦法院即将开审亚裔团体起诉哈佛歧视性招生政策一案的头天,火山般地爆发了。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事件,我把此事的背景作一简单的概述。

长期以来,美国的顶尖私立大学在招生中将申请者的种族纳入考虑因素。而这是“种族歧视”的教科书式定义。他们的理由是“要保持大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亚裔学生录取这些名校特别困难,且更不公平:一个亚裔学生要比黑人和墨西哥裔在SAT高出近400分才有同等的竞争力。多个亚裔学生,看到他们的非裔和西裔同学,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课外活动都远逊于自己,但却录取哈佛耶鲁而自己名落孙山,愤而自杀。

争议的背后,是“平权法案”的合法性问题。美国平权法案的初衷是“给予作为种族主义受害者非裔美国人的一些补偿性优待”,后来扩大到其他部分弱势种族。但就是不包括中国人。原因很简单:虽然华人历史上也遭受过《排华法案》系统性的歧视,但华人天生勤奋、努力,重视教育,所以不够格。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基于种族而区别对待的政策,正在从大学招生蔓延向就业招聘。所以,这一次美国亚裔团体起诉哈佛,意在对猖獗的“平权法案”的扩大化趋势予以迎头痛击,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这本是一场为了子孙后代的游行。现场有不少年过半百的朋友连续举牌一整天,相当辛苦。然而,在这游行队伍之中,我没有看到一个年轻人。


为什么?因为绝大部分年轻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和他们父母完全不同。他们的想法更符合美国主流社会的观点:对弱势群体进行优待,能够保证美国大学宝贵的多元性和包容度,也能促进社会平等。事实上,当天在哈佛大学就有不少亚裔学生同时集会表示支持哈佛。所以,现实相当具有讽刺性:为了孩子们的未来,父母们努力抗争,但却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却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华人社区和中国大陆地区的家庭中非常普遍。两代人对很多议题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只是我们孩子们的肉身父母,思想和精神层面,大家早已不是同路人了。

这个问题的根源出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上。我们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健康,但却不重视思想层的交流和精神的引领。在很多孩子的心目中,父母亲成了任劳任怨的耕牛,虽然可靠、可亲和可敬,但没有太多共同语言,思想和精神上的沟通几乎没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的精神世界几乎完全被学校教育和主流媒体所填补。而学校教育和主流媒体所宣传的都是一套堂而皇之的政治正确,与现实世界相去甚远。如果以这样一套不接地气的思想构建他们精神世界的底层操作系统,那么孩子们不但会遇到很多不必要的挫折,而且在一人一票的制度下,这些被政治正确洗脑了的年轻人将成为父辈的敌手。

所以啊,父母们一定要和孩子多讨论问题。公平与平等是同一回事吗?国家安全的需要可以成为侵犯人隐私的理由吗?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应该如何理性对待转基因食物的安全问题?这个世界并非黑白分明,而是充满这些亦是亦非的问题。结论如何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讨论的过程。只要理性思辨变成习惯,那么任何教条和灌输就将无立足之地。

当然,做到上述是非常不易的。这不仅要求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更需要家长自身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批判思考能力。所以说,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真是越琢磨越觉得不易。

没什么好说的了,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